隨著馬云無人商店的橫空出世,無人零售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,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無人零售商店,吸引了大批的投資,那么無人零售真的能夠迅速取得成功嗎,我認為現在條件并不支持,無人零售將會是一場持久戰(zhàn)。
首先來說,為什么是持久戰(zhàn)?無人零售相比有人零售在四個方面的不同,我們稱之為無人零售的四大核心要素:技術研發(fā)(T)、供應鏈(B)、用戶運營(C)、線下管理(M)。
(一)無人零售的技術研發(fā)或產品形式,可以主要分為三個類型:無人便利店、無人貨架、無人售貨機。技術展現形式分為:純靠自覺、圖像識別、RFID、生物識別、自動電子鎖、彈簧結構、機械抓手等,除了純靠自覺的低門檻貨架外,無人零售相比有人零售具有極強的技術門檻和硬件研發(fā)門檻。當前繽果盒子采用RFID和圖像識別結合的技術和深蘭quiXmart采用生物識別深度學習的技術,相對來說技術成熟度較低,有很大的改進空間,同時由于新的科技門檻較高,成本也很高。citybox采用RFID的技術,感應容易受到液體和金屬的影響,每一個標簽當前成本0.3-1元,整機成本和標簽成本都很高。友寶自動售貨機主要采用自動電子鎖技術,自有研發(fā)門檻較高,供給數量相對有限,但具備0丟失和全智能數據管理的優(yōu)點。無人貨架多采用純靠自覺的形式,門檻低談不上技術,成本較低,由于丟失率較高的貨損導致虧錢,導致不可規(guī)模化。所以在無人零售的多種技術展現形式下,要想在技術上,效率比傳統(tǒng)有人便利店高,需要不斷優(yōu)化,找到最合適的點。即兼具軟硬件智能化、性價比高、可規(guī)模化的無人零售產品,是未來的趨勢。
(二)傳統(tǒng)有人零售的供應鏈體系,經過多年的積累發(fā)展,具備較強的優(yōu)勢。以711為例可以根據地區(qū)特點來搜集供給需求,進而針對性做研發(fā)和售賣。而傳統(tǒng)商超具備小店所不具備的多儲存量和采購優(yōu)勢,雖也有資金投入大且累贅的缺點。目前無人零售的供應鏈形式,主要分為三個類型:總倉、總倉+前置倉、前置倉,但是在供給本身并沒有明顯的區(qū)別,都停留在初期的買賣采購關系上,相比711的數據分析供應鏈,還有較大的差距,但也存在極大的發(fā)展?jié)摿ΑK?,無人零售要在供應鏈突破,需要快速響應需求的數據選品和及時補貨上。
(三)用戶運營是無人零售的一個巨大優(yōu)勢,所根據不同場景的用戶吸取,獲取更多的流量,將流量進行線上數據化,有巨大的想象空間。獲客的形式發(fā)生了改變,從線上到線下,同時對于不同場景、不同品類、不同時段的用戶需求,需要做更強的分析和運營,這個是互聯(lián)網的運營方法給傳統(tǒng)零售的巨大沖擊,即精細化運營會比傳統(tǒng)零售更勝一籌,在具備強大的流量基礎后,可以轉化為精準媒體營銷、精準場景電商和精準服務升級,其流量本身所自帶的社交屬性,一棟樓、一個社區(qū)、一個公司的人,這也是極具價值的。
(四)無人零售的線下管理上,規(guī)模一定不是第一位的,規(guī)模下的單點運營效率才是最重要的。線下管理是相比傳統(tǒng)零售一個顯著不同點,可供選擇的地址有了很大的擴展,不僅是商鋪,可以到社區(qū)、寫字樓、商場等更多的開放空間。同時在地址的性價比上,也有了較大的突破,傳統(tǒng)的房租是相當貴的,而無人零售場景下的租金很低或沒有。此外,由于距離用戶的距離更加近了,對于企業(yè)來說就是如何更好的攔截流量和高效履約,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對線下BD團隊的標準化管理來實現的,運作過大規(guī)模線下團隊的企業(yè)會更有優(yōu)勢,這就需要線下團隊具有較強的線下運營管理能力。
綜上所述,無人零售是一件發(fā)展?jié)摿薮螅菑碗s度極高的商業(yè)形式,需要從業(yè)者有更強的綜合運營能力以及更足夠的耐心,眼光長遠的看待無人零售對消費升級的改變貢獻,這需要我們有更大更高的格局,來全面思考無人零售的綜合解決方案。